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四百二十八章 小结

晋国,始于武王之子唐叔虞,亡于晋静公,共历六百五十八年,三十八任国君。

再回顾晋国的历史,晋文侯的功业不输于郑庄公,可紧随而来的曲沃代翼却让晋国陷入了长久的动乱之中,这不得不让我们认识到即便是一国之君,也不能罔顾礼法,不能随意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,如果你这样做了,那么这不仅可能会让你自顾不暇,也会深深波及到你的子孙后代。

等到晋文公继位,仅仅数年的时间就让晋国登上了诸侯盟主的地位,这依靠的除了文公和臣下的贤能,还有就是晋献公给晋国打下的基业。而为什么我们提到晋国,首要的就是晋文公呢?因为在文公之前,惠公没有做到,怀公没有做到,在文公之后的国君,一切又显得理所当然、顺理成章了。

最大的功绩是什么?那就是我做到了。不管基于什么条件,在怎样的情况之下,建立的功业都是实打实的,在二千年多年的光影转换之中,晋文公永远是晋国最闪耀的那个人。

这是历史的必然,因为人们的目光总是会停留在最关键、最重要的人身上。而在这一点上,晋文公确实当之无愧。

百年的晋国霸业,是一位位晋国国君的名字,是晋国卿族你方唱罢我登场所谓舞台,毫不夸张的说,在这个时期,晋国掌握着整个天下绝大部分的力量,站在诸侯的顶峰,但有号令,莫敢不从。

虽然在这个过程中,晋国内部的矛盾时有发生,国君被弑,卿族覆灭,但并没有影响晋国的实力,优秀的国君取代了昏庸的国君。

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卿族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,卿族之间、君臣之间的矛盾也就愈发明显。

晋国在外丧失了诸侯的拥护,在内不能平衡各方的力量,公室愈发衰微。

诸侯国的衰亡总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,但其中犹为突显的应该便是我们所讲的君臣问题。

无论是周王室,还是各诸侯国,往往到了中后期,既不能期待国君的能力,也不应该对国君的德行期望。自古以来,圣德治世之君都不会出现在末期,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久居深宫内院,享受繁华奢侈,不知政事军务,没有临堂决事之能,而朝中的臣子又往往把持一应事物,如此不知内外,不通政务,性情或骄逸放纵、或优柔寡断,身居一国之君,国家如何不衰败。

而这些君王的臣子们,他们执掌权力,与君王争斗、与同朝争斗、与外敌争斗,又往往不拘束在一家一姓之间。

不会总有圣贤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《点击报错,无需注册》
为您推荐